粮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物资,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所谓“衣食足,仓廪实,天下安”。今年初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造成影响不可避免,让既有的粮食问题加剧,使疫情由单一的公共卫生事件波及粮食安全。但是,总体而言,这次疫情冲击没有动摇我国粮食安全基石,可以说我国的粮食工作经受住了这场“压力测试”,完成了一场稳如泰山的大考,这也是非典疫情后粮食安全交出的又一张合格答卷。
尽管我们从容应对了这次突发疫情的袭击,但是,粮食安全这根弦不能放松,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如果粮食安全出了纰漏,一切都将地动山摇,届时谁也救不了我们,谁也不可能救我们,不久前,中央提出“六保”新任务中,“保粮食能源安全”位列其中,这也是粮食安全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体现,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有资金更要有粮食。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不断提高防范化解粮食领域重大风险能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这次疫情发生后,国际粮食市场发生波动,充分证明了少数人“有钱吃遍天下粮”的意识和理念不能有市场,否则一旦在国际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如果粮食不能自给自足,即使手中的资金再多,也换不回亟须的粮食,必将受制于人,陷入被动局面,尤其是极有可能被敌对势力利用。因此,我们在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要居安思危,从战略角度把粮食看得深一点、远一点、重要一点,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要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制度,严格按照安全规定、标准和要求,保证基本粮食产品的储备数量,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要建立健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各级储备能力和调运能力,只有粮食安全保障有力,发展大局就有了坚实基础,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就更有底气。
有粮更要有中国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我国有14亿人要吃饭,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随着近几年我国粮食出现结构性、阶段性供过于求,“国家粮食安全已经过关”的思想开始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国家不需要那么多的粮食”的想法在一些人的脑海里开始涌动,一些地方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出现了放松粮食工作的倾向。这次疫情给那些粮食最脆弱国家造成了诸多麻烦,这些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有粮更要有高质量。当前我国粮食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粮食结构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存在较大缺口。随着全社会营养健康意识的提高,尤其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既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成为时尚和潮流,乃至成为必然趋势和要求,高质量的粮食需求量也将呈刚性增长趋势,优质粮供给不足的问题会更加凸显。对此,我们要更加重视粮食质量,这里的质量不仅包括粮食的品质,更要注重粮食的优质品种,积极满足人民对好粮油的不断追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有粮更要有预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于可能的风险,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识别,分析、衡量其风险状况,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做好各种应急演练,使预警体系更加有效高效;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应当快速作出反应,出台科学、有效、具体的风险预警行动方案,化被动为主动,将损失降到最低。平时,要不断完善我们的粮油统计信息系统,提升统计上报水平,要像卫生系统上报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那样精准,一旦发现苗头性的突发情况,党和国家可以立即获得第一手资料,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准备启动应急预案。这次疫情的发生,还警示我们在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储藏运输设施和条件建设上,既要有能力保障粮食多元化供给,更要有相应的应急调控和调运机制,满足市场供给,规避市场波动,稳定粮价,稳定市场,稳定预期。要切实提高疫情情况下,粮食流通设施现代化水平,解决物流成本高、信息化滞后、流通效率低等问题,确保粮达天下,保障粮食安全无恙。这次疫情期间,一些地方遇到了采购“无处”、捐赠“无门”、通关“无路”、配送“无序”等现象,不少粮食物资无法第一时间运到亟须的地方,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应急体系,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常态化、制度化,建立稳定常态化的具有权威性的应对协调体制机制,保障当重大疫情发生时能够快速决策、快速解决粮食应急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