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的稻米后市有望趋于平静

2020-02-28 10:15:39 粮油市场报 编辑:李偲
字号:

春节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稻米市场“躁动不安”。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稻米市场的不安因素逐渐消散,后期将逐步回到正常的运行轨道上来,行情有望趋稳。

虽然近年稻谷购销市场化比重有所提高,但在产大于需的供需格局下,储备稻谷的轮换和政策性稻谷的收购与出库对稻米市场走势仍具有决定性影响。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期持稳或略升,稻谷产量预计仍将丰收。而政策性稻谷库存庞大,仍将加快去库存化。受此影响,预计今年稻米市场波动幅度不会太大,出现趋势性涨跌的可能性较小。

外围影响加大稻米“蠢蠢欲动”

进入2020年以来,突发性事件增多,疫情、沙漠蝗、美国大米获批进口,外围因素对国内稻米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大,稻米市场“蠢蠢欲动”。

上周,安徽巢湖普通粳稻市场收购价2480元/吨,周环比上涨40元/吨,普通粳米出厂价3500元/吨,上涨100元/吨;江西抚州新季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800~4240元/吨,上涨40~100元/吨;上海市场国标一级江苏粳米批发价4300元/吨,上涨40元/吨;杭州粮油市场江苏产优质粳米批发价3880元/吨,安徽产普通粳米3780元/吨,安徽产晚籼米3780元/吨,均上涨80元/吨。

上涨原因:一是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粮食贸易企业暂停收购,稻谷因疫情影响收购较为困难,如黑龙江粮食购销工作停滞半个月有余,米厂复工也较往年推迟,影响了大米供应,疫情还影响了交通运输,导致部分地区粮食物流不畅;二是在东非和西亚等地爆发非洲蝗灾,期货市场对农产品市场供应收缩预期升温,带动农产品期货价格一度暴涨;三是元宵节过后,居民节前备货逐渐消耗,大米需求开始恢复,而供应因米厂复工缓慢有所偏紧,推动大米市场走强。

“躁动”因素消散上涨动力难续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控制,多个省市确诊病例出现连续零新增。进入2月下旬以来,道路交通秩序逐渐恢复,生产经营逐步正常化。随着各地应急加工企业全力生产,大米供应逐渐好转。

2月10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重点监测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率为94.6%,有力地保障了市场供应。目前米厂大部分已复工,稻米购销也逐渐正常,疫情对稻米市场的影响迅速减弱。2月下旬,稻米市场已恢复平稳走势,局部出现小幅下跌。

国内汽、柴油价格连续两次下调,降低运输成本,有助于稻米价格的回落。同时,对期货市场影响较大的沙漠蝗虫灾害在印度被迅速扑灭,稻米期货上涨步伐戛然而止,自2月18日以来反而出现了四连阴的持续下跌走势。

储备及时出库有效保障供给

为保障市场供应,有效应对疫情,保障稻米市场平稳,中储粮迅速反应,于2月10日首次投放2016年至2018年产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全部为湖北产中晚籼稻,较上年提前了3个月。交易结果全部流拍,显示当前市场并不缺粮,人心也比较稳定。

从湖北地储拍卖来看,稻谷最新一期成交增加,但成交价格下降。其中,2018年产中晚籼稻成交均价2040元/吨,比节前一周下降84元/吨,比1月份成交均价下降25元/吨。显示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减弱,市场预期正逐渐向正常趋势发展。

政策提前明确市场以稳为主

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视情可适当提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双季稻生产。当前正是春耕备耕之时,政策的提前明确,对广大粮农来说是个好消息。预计今年水稻生产将保持总体稳定,双季稻下降势头将得到遏制,稻谷产量可能稳中略升,仍将呈产大于需之势。在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底下,预计市场仍将以稳为主,上下波动幅度有限。

新稻压力仍大托市收购继续

2019年产中晚籼稻收购旺季1月31日已经结束,粳稻托市收购仍在进行。由于农户惜售和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大幅下降等原因,中晚稻收购同比一直偏慢。截至2020年1月31日,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3149万吨,同比减少173万吨;截至2月15日,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3757万吨,同比减少484万吨。

中晚稻累计收购6906万吨,同比减少657万吨。由于2019年中晚稻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据此测算,当前生产者手中2019年产中晚稻存量同比要高600万吨左右,新稻供应压力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其中收购量同比减少的省份主要是黑龙江省。

截至2月15日,黑龙江省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稻谷2210万吨,占产量2665万吨的83%,同比减少450万吨。为缓解区域性农民“卖难”,2月19日,黑龙江要求各收储库点严格落实国家收购政策和质价政策,对符合国家预案规定质量要求的稻谷敞开收购,不限收、不拒收,避免出现区域性农民“卖难”和“坏粮”。

陈稻库存庞大库存去化困难

虽然稻谷期货一度涨停,但并不代表我国稻谷预期供应会出问题。相反,我国稻谷库存充裕,大米库存约占全世界大米库存的2/3,可满足我国居民一年的需求。各地稻谷供应均较宽裕,疫情重灾区湖北省粮食库存充裕,可供全省居民口粮消费一年以上;广东省各级政府粮食储备库存和商业库存可满足全省8个月以上的口粮消费,成品粮储备数量远远高于国家规定标准。

由于稻谷库存充足,目前仅托市收购的稻谷库存就达1亿多吨,自2016年提出稻谷去库存以来,库存稻谷去化一直缓慢,新的库存仍在增加,政策性稻谷去库存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政策性稻谷和储备稻谷的出库价大都低于新稻,随着这些稻谷不断出库,将制约国内稻米市场走强。

内外价差仍大进口动力不减

近年来,我国大米出口持续增加,进口连续下降,2019年我国大米出口7年来首次高于进口,但大米净出口量仅为20万吨,这还是在进口越南大米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实现的。实际上,越南大米价格一直低于我国大米。据监测,2月19日,越南5%破碎率大米价格为365美元/吨,加上运费、保险、关税、增值税及港口杂费等成本,到我国南方港口完税价为2996元/吨。同期,国产早籼米南方销区批发价3640元/吨,二者价差644元/吨,周环比虽缩小99元/吨,但大米内外价差依然较大,进口动力仍旧较足。

如果国内大米价格继续上涨,则大米内外价差将扩大,进口动力将更足。同时,美国大米已获批进入国内。虽然当前美国大米价格较高,短期竞争力不强,但后期仍将增加我国大米的进口压力。相反,由于疫情影响,我国大米出口短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一季度大米出口同比可能出现下降。我国大米很可能将由上年的净出口转为净进口,增大国内的稻米供应压力。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