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1月6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尚武)餐桌美味小龙虾,在稻田生态系统中担当特殊角色:虾为水稻除草、松土、增肥;水稻则为小龙虾供饵、遮阴……优势互补改良生态,南县稻虾产业稳步迈向价值链高端。
今天,南县稻虾米·小龙虾品牌推广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南县县委书记李劲松发布南县稻虾产业的最新进展;省粮食局局长张亦贤、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主任徐旭阳回答记者提问。
南县地处洞庭湖腹地,是享誉全国的“鱼米之乡”。这里土壤肥沃,水网纵横,堪称稻虾共舞的天然温床。今年5月,“南县稻虾米”通过欧盟检测,成功取得海关备案,具备销往海外资质;7月,南县被中国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命名为“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10月,“南洲稻虾米”获得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
近年来,南县以打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为抓手,提升“南洲稻虾米”“南县小龙虾”的品牌价值;把建设和保护生态,生产中国顶级大米作为努力目标,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稻虾增值,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南县加强水资源保护,农田用水来自长江支流藕池河,灌溉水达到三类标准以上;加强耕地保护,实现旱改水5.5万亩;主推生态种养技术,稻虾田做到“三用三不用”,即用有机肥不用化肥、用生物制剂不用农药、用人工除草不用除草剂。
落实品牌强农战略,南县打响“南洲稻虾米”“南县小龙虾”品牌,每亩稻虾产值翻番。目前全县稻虾种养面积55万亩,年产小龙虾9万吨,优质稻虾米27万吨,预计今年综合产值达1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