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脚步渐行渐近,再过几天就进入龙年了。为刺激消费,各地纷纷举办年货节和交流会,年味渐浓,大米终端零售需求也有所增加,但对批发市场的正反馈有限,节前稻米需求并未明显放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兔年稻米市场有望平稳收官。
旺季不旺 稻米市场运行平稳
当前稻米终端需求虽有小幅回升,但在居民购买方式转变、选择余地更多的大背景下,总体呈现“旺季不旺”特征,市场企稳后回升力度有限,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1月30日,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稻谷收购价2620元/吨,周环比、月环比均持平;龙江圆粒稻谷2660元/吨,周环比下跌20元/吨,月环比下跌80元/吨;鸡西大米加工企业圆粒粳稻收购价2720元/吨,圆粒粳米出厂价3700元/吨,周环比、月环比均持平。吉林德惠大米加工企业超级稻谷收购价3180元/吨,超级稻米出厂价4300元/吨,周环比、月环比均持平。河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650元/吨,周环比持平,月环比下跌10元/吨。安徽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840元/吨,周环比下跌20元/吨,月环比下跌140元/吨。湖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790元/吨,周环比下跌3元/吨,月环比下跌14元/吨;中晚籼米出厂均价4106元/吨,周环比上涨1元/吨,月环比下跌9元/吨;“丰两优”稻谷收购价2850元/吨,周环比、月环比均持平。湖南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800元/吨,“黄华占”稻谷2940元/吨,周环比、月环比均持平。江西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760元/吨,周环比下跌40元/吨,月环比下跌120元/吨;“黄华占”稻谷2920元/吨,周环比下跌40元/吨,月环比下跌100元/吨。浙江杭州市场江苏优质大米4540元/吨,周环比持平,月环比上涨20元/吨;安徽普通大米4440元/吨,周环比持平,月环比上涨20元/吨;东北优质大米5800元/吨,安徽优质晚籼米5200元/吨,周环比、月环比均持平。福建粳米批发均价5100元/吨,周环比、月环比均持平;中晚籼米4590元/吨,周环比持平,月环比下跌10元/吨。
无心恋战 新稻收购继续放缓
目前南方旺季收购已结束。新稻收购总体维持南快北慢、籼快粳慢,市场化收购同比大幅增加等特点。除河南外,南方其余主产省收购进度同比均较快。由于黑龙江收购进度较慢,尤其是托市收购大幅减少,导致粳稻收购同比偏慢,但其他主产省的粳稻收购同比大都偏快。虽然北方粳稻收购旺季结束期为2月底,但今年2月份适逢春节,因此,本年度旺季粳稻收购量同比下降基本定局。
春节前因稻米市场“旺季不旺”,南方新稻旺季收购结束,加上市场比较谨慎,大米加工企业生产及库存大米意愿不强,采购稻谷热情不高;而储备企业收储任务已基本完成,市场收购减弱。部分农户对当前稻谷价格不太满意,出售稻谷意愿不高,各种合力之下,新稻收购进度明显放缓。
截至1月26日,辽宁累计收购粳稻218.2万吨,同比增加40.5万吨。截至1月25日,江西累计收购中晚籼稻392万吨,同比增加57万吨,10天仅新增收购5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79.5万吨,同比减少0.5万吨;非国企收购312.5万吨,同比增加57.5万吨)。安徽累计收购中晚稻726.4万吨,同比增加105万吨,日均收购量约1.1万吨,较前期日均收购量10多万吨大幅下降(其中,国企收购212.5万吨,同比增加4万吨;非国企收购513.9万吨,同比增加101万吨)。河南市场化收购中晚籼稻166万吨、粳稻4.4万吨,合计170.4万吨,同比减少58.1万吨。主要是2023年没有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而上年同期托市收购量达107.8万吨。
截至1月21日,吉林省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稻谷391.5万吨,同比增加67.5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104.5万吨,其他企业286.5万吨)。截至1月20日,浙江省中晚稻累计收购161.8万吨,同比增加25.3万吨(中晚籼稻收购61.3万吨,同比增加8.9万吨;粳稻收购100.6万吨,同比增加16.3万吨),其中订单收购122.3万吨,同比增加16.7万吨。江苏、湖南等主产省累计收购量同比也略增。
一枝独秀 稻米比价有所提升
兔年,国内稻米市场走势明显强于小麦、玉米,稻米比价回升明显。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2024年1月10日(农历癸卯年十一月廿九),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2818元/吨,较2023年1月11日(壬寅年腊月二十)上涨94元/吨,涨幅3.5%;中晚籼稻2893元/吨,上涨101元/吨,涨幅4%;粳稻2805元/吨,上涨43元/吨,涨幅1.9%。
同期,全国小麦平均收购价下跌382元/吨,跌幅高达11.9%;玉米下跌409元/吨,跌幅14.3%。稻谷比价已全面高于玉米,中晚籼稻比价开始高于小麦,早籼稻与粳稻的比价已与小麦非常接近。
效益提升 龙年生产形势向好
中央高度重视水稻生产,农业农村部表示要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预计水稻种植面积下降趋势将得到遏制。随着稻谷比价提升,种植水稻的效益相对也有所提升,将增强粮农种植水稻的信心。
玉米快速下跌后,部分主产区收购价甚至跌破成本价,“水改旱”现象将随着稻谷比价提升而得到扭转,加上稻谷有最低收购价托底,龙年水稻种植面积有望在连续三年下降后出现小幅回升。
由于国家把提升单产作为粮食增产的突破口,龙年我国稻谷产量也有望在连续两年下降后出现小幅回升,这对防范国际米价大幅波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供给偏紧 国际大米高位坚挺
由于国际大米供给有限,而需求稳定,主要大米出口国大米出口价格大多上涨。印度因减产,国内供应偏紧,而亚洲和非洲买家需求稳定,刺激印度大米继续上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部分地区开始收获稻米,国内大米供应改善,米价有所走弱。
上周,印度5%破碎率蒸谷米价格533~542美元/吨,周环比上涨7美元/吨,同比上涨146美元/吨,涨幅37.3%,达到创纪录水平;泰国5%破碎率大米669美元/吨,周环比上涨1美元/吨,处于15年来最高水平附近;越南5%破碎率白米65.3美元/吨,周环比下跌2美元/吨;巴基斯坦5%破碎率大米FOB报价632美元/吨,周环比上涨7美元/吨。
由于国际大米价格坚挺向上,而国内大米价格有所回落,国内外大米价差有所拉大。1月26日,广东早籼米批发价4080元/吨;泰国大米(5%破碎率)到港完税理论成本5429元/吨,国内外价差-1349元/吨;越南大米到港完税理论成本5249元/吨,价差-1169元/吨;巴基斯坦大米到港完税理论成本5092元/吨,价差-1012元/吨。由于大米进口成本仍较高,预计短期国内大米进口仍将保持较低水平,对国内稻米市场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郑红明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