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多油并举 多措并施 切实提高我国油料产能
2023-10-30 09:15:44 字号:

多油并举 多措并施 切实提高我国油料产能

油料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重要原料来源。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持续增加,我国油料产需缺口大、对外依存度高。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党中央高度重视大豆油料生产发展,2022年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均对提高油料产能提出明确要求。

我国油料产需及供给安全形势

我国油料生产实现面积四连增,产量显著增加。2018年以来,在油料生产支持政策促进下,我国油料种植面积恢复性增加,产量持续增长。种植面积从1.93亿亩增至1.97亿亩,产量从3433.4万吨增至3654.2万吨,增幅分别为2.1%和6.4%。从品种结构看,油菜和花生面积、产量大幅增加;特色油料面积、产量双减。近五年来,油菜面积从9825万亩增至1.09亿亩,增加10.9%;产量从1328.1万吨增至1553.0万吨,增加16.9%。花生面积从6929.5万亩增至7100万亩,增加2.5%;产量从1733.3万吨增至1833.0万吨,增加5.8%。芝麻、胡麻、向日葵等特色油料面积、产量整体缩减。目前,我国油料作物中油菜面积最大,占55.3%,花生和特色油料分别占36.0%和8.7%;花生产量最多,占总产量的50.2%,油菜和特色油料分别占42.5%和7.3%。

在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提高以及人口增加带动下,我国油料消费需求显著增加。2010年至2022年,我国大豆和油料总消费量从1.05亿吨增至1.6亿吨左右,增幅达52.4%,年均增加3.6%;油菜、花生和特色油料消费量从3300万吨增至4440万吨,增幅达34.5%,年均增幅2.5%,显著高于产量增幅。

受产需缺口较大影响,我国油料保持净进口格局。2003年至2022年,我国食用油籽(含大豆)进口量从2098万吨增至9612万吨,2021年高达1.02亿吨。其中,大豆累计进口量占进口总量的94.4%,油菜籽占3.8%。食用油籽(含大豆)的净进口量从1972.4万吨增至9544万吨。油菜籽、花生和特色油料净进口规模增至433.7万吨,产需缺口呈扩大趋势。

油料作物产能提升的路径

未来5至10年,可通过扩大面积增量、优化耕地存量、促进增产增质三方面提升我国油料产能。

开发利用闲置耕地资源,实现面积增量。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可用于种植油菜的冬闲田超过5000万亩,主要分布在双季稻区、西南丘陵区、长江中游低洼冷浸田、长江下游粳稻晚收田、滩涂地和旱地等,这些地方可用于油菜面积扩大。北方农牧交错带、风沙干旱区,沙土地、河滩地以及新疆次宜棉区可用于花生面积扩大。

调整优化油料耕作模式,优化耕地存量。目前我国南方冬闲田多种植一季或两季水稻,通过调整耕作模式,推广稻—油、稻—稻—油、稻—再—油轮作等种植模式可进一步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多产一季油料。通过玉米—花生间作套种的方式,可适当扩大花生种植面积。特色油料可通过与经济作物间作套种,如芝麻—辣椒、向日葵—冬瓜间作的种植模式,实现油料扩面增产。

加快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促进增产增质。一是选育适宜不同耕作模式的品种。油菜早熟、短生育期品种的研发选育和推广应用,有助于扩大我国南方地区“稻—油”“稻—稻—油”轮作种植模式,进而实现开发冬闲田,稳步扩大冬油菜种植面积,带动总产提高。二是选育高产高质高抗品种。目前,国内高产、高含油率和高油酸油菜、花生品种研发潜力还较大。油菜抗根肿病、菌核病等品种,花生耐涝渍抗病品种、胡麻抗倒伏抗病品种、向日葵抗列当品种等的研发和推广也具有提升空间。三是选育和应用宜机化品种。我国油料普遍存在机收落粒严重、损耗率高的问题,部分品种如油菜、芝麻损失率高达20%以上。抗裂朔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对未来扩面增产意义重大。

提升油料产能的主要措施

充分挖掘耕地资源潜力,稳步推进油料面积扩大。巩固长江流域冬油菜、西北和内蒙古地区春油菜优势产区;黄淮海花生优势主产区;河南、甘肃、内蒙古、新疆等特色油料优势主产区。积极利用冬闲田、滩涂地扩种油菜;积极挖掘双季稻区和再生稻区冬闲田潜力,扩种油菜。因地制宜推动油料与适宜作物轮作、复播、间作套种。

强化关键技术装备支撑,实现油料增产提质增效。加快丰产、高抗油料品种的推广使用。加快早熟、短生育期油菜品种研发选育。稳步推进宜机化油料品种选育。加速推进适宜山地、丘陵地区的油菜耕种收机械研发。积极推进花生播种、收获机械研发和改进。强化技术集成示范与规模应用。大力推广油料绿色增产增效模式、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推广。

完善生产经营体系构建,夯实产业发展主体基础。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油料生产,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全过程托管或环节托管,为油料生产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务。依托产业强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等三产融合项目,培育一批中、大型地方油脂和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区域内原料加工能力。

调整优化油料品种结构,切实满足消费终端需求。扩大优质高油酸油菜、花生、葵花籽等种植面积。加快花生、芝麻等优质专用品种推广种植。适当调减食用向日葵种植比重,改善多年连茬导致的病虫害加剧问题,增加油用向日葵种植面积,满足国内加工消费需求。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改进油料深加工技术、工艺和设备,积极开发多品类食用植物油产品和功能性深加工产品。加快促进油料产业从油脂类产品和食用性产品单一功能的开发,进一步向附加值更高的生物制药以及保健产品市场领域拓展,显著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综合价值和带动能力。

强化政策市场双重保障,提高油料生产保障水平。积极鼓励生产经营主体利用期货市场规避经营风险。试点信贷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服务,完善重大自然灾害保险以及重大病虫害补偿等政策,减少生产损失,稳定种植积极性。加大产油大县奖励资金力度,缓解产油大县财政困难。加强晾晒场所、烘干设备建设和资金支持,同时加快构建产销衔接机制。

(作者张雯丽单位系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作者李孝忠单位系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张雯丽 李孝忠

编辑:李偲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