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为此,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任务再被置顶。足见其之于“三农”基本盘的举足轻重作用。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确保粮食增产,挖潜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必须“软硬兼施”,在确保18亿亩耕地硬指标不破防的同时,充分利用利益导向机制,在种粮积极性上做大文章。
粮食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可期
在我国粮食生产已取得“十九连丰”且连续八年稳产在1.3万亿斤以上的背景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仍将“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放在首位,并强调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
“只要挖潜得力,全年粮食生产能力有望登上1.4万亿斤新台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八年稳产在1.3万亿斤以上,这说明我国现有的粮食生产机制是有效的,并且是可持续的,因此,要在稳定现有粮食产量和粮食生产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
如何挖潜?姜文来建议“软硬兼施”。
在“硬”的方面,必须守住粮食生产所需的耕地面积不萎缩底线,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破防。
姜文来强调,在保证耕地数量的同时,还要确保耕地质量不断提升。“如何促成用同样的耕地产生更多粮食是关键。”他认为,这需要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用现代化农业设施来更好保障粮食安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种粮技术水平,实施良种、良田、良技多措并举。
在“软”的方面,要建立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激励机制,要围绕“让种粮农民有钱可赚”的核心开展系列工作。
姜文来举例说,比如适当提高粮价、千方百计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采取适当补贴政策等。同时,地方政府应担负起粮食安全责任,加强监管,为粮食安全提供公共服务保障。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展吨粮田创建”“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等,目的正是要竭尽所能拓宽粮食增产渠道。
健全农民和地方权责机制保障是全年政策重点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2月14日召开的“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在政策上重点是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与在措施上重点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一并,通过“地、技、利、义”四个字实现全年粮食增产。
“利”和“义”二字,正是保障农民种粮挣钱得力,持续提升种粮积极性的关键所在。实际上,这也成为专家眼中“在种粮积极性上做大文章”的重要支撑。
“利用价格杠杆提升种粮积极性是消除农民增收顾虑,尤其是消除种粮农民后顾之忧的核心手段。”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征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确保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可谓空间巨大,其中,除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持续提升相关涉农补贴和粮食收购价格外,还包括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稳步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等多个方面。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须通过有效机制确保种粮可得利,地方政府抓粮当义不容辞担责尽义。”黄征学说。
如何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如何贯彻落实?一是抓政策引导,二是抓责任落实。
在抓政策引导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提高大豆补贴力度,推动扩大大豆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同时还要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规模。
在抓责任落实方面,据唐仁健介绍,今年继续把经国务院同意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下达各省(区、市),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严格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
姜文来认为,这有助于对种粮农民树立种粮不仅有利可赚不吃亏,而且能发家致富政策期望,也让种粮农民吃下了“定心丸”。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李海楠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