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必答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首先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特别强调“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些精辟论断、重大部署,是对粮食安全规律的深切把握,是对国情农情的深刻洞察,更是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细化深化,为我们做好新发展阶段稳粮保供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
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做到点子上。只有切中要害,才能有的放矢。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抓住种子和耕地,就抓住了粮食安全的根本。回顾历史,我国粮食产量的不断飞跃,百姓餐桌的日渐丰盛,都离不开品种的更新换代;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得益于土地释放的生产潜力。良种不仅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更是奠定农业大国的基石;耕地作为一个国家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关系着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种业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如果出现极端断供情况,虽然不会“一卡就死”,但确实会影响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我国土地虽然不少,但户均耕地规模仅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农业生产一直处于高投入、高产出状态,导致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人多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质量偏低,正成为耕地保护面临的新挑战。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数千年的耕作智慧和大国“三农”的实践一再证明,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这决定了我们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核心就是要稳面积、提单产、优产能。既要向耕地要粮,提高土地产出率,也要向科技要粮,提升农业生产率;既要做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与建设,更要拿出攻破“卡脖子”技术的干劲,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把粮食“芯片”牢牢握在手中,确保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抓要害,久久为功重根本。农业种质资源是种业原始创新的基础,18亿亩耕地是我们吃饭的家底,只有摸清家底,坚守红线,才有生存发展的资本。要重点建好国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三大种质资源库,为加快种业创新储备战略资源、打牢物质基础;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遏制乱占耕地建房、植树种草、挖湖造景等“非农化”行为,防止耕地“非粮化”。
抓要害,当务之急求创新。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呼啸而至,种业自主创新刻不容缓。要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品种,攻克一批突破性关键核心技术,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抓手,不折不扣完成硬任务,推动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型,真正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
抓要害,厚植根基谋长远。种业基地是种子孕育的“摇篮”,是保证用种供应的核心,要以南繁硅谷建设为重点,打造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平台,为服务全国农作物育种提供基础保障;种地必先养地,耕地质量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通过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等来养地提力,让农田常用常新、常用常壮,稳步提高产能潜力。
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面对资源约束日趋加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趋势,稳粮保供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任务只会越来越重,我们要坚持真抓实干、苦干能干、善干巧干,将工作再向前推进,守住一块块良田沃土,播撒一粒粒丰收良种,让中国饭碗端得越来越稳。
编辑:李偲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