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玉米期货价格在政策影响下小幅回调,一直坚挺的现货价格也有所松动。截至上周五,玉米主力合约重回2600元/吨一线,最终报收于2602元/吨,下跌0.15%。
谈及今年和去年最大的不同,锦州港玉米贸易商王志健表示,由于今年没有临储,不少企业、贸易商、深加工和饲料厂的心态都发生了转变。深加工企业开始抢购,留着明年用,饲料厂和贸易商也在囤粮。另外,现在北粮南运后销路并不好,很多人都想等到明年春夏再出售。
“不过,也有一些贸易商,看到利润尚可,为了规避风险,开始出货。年终,一些农民鉴于资金回笼压力,也会出售。届时,会有一波季节性上量。售粮节奏加快势必让尚未达到建库目标的企业一边想等待回调,一边又抓紧抢粮。短期玉米市场多空博弈加剧。” 增石(辽宁)物产研投部农产品分析师郎旭秋表示。
郎旭秋认为,玉米市场已不能用传统的贸易逻辑去定位。南北港口库存高企,产区到北港倒挂,北港到华北倒挂,北港到南港倒挂,层层倒挂说明贸易流严重不畅,支撑倒挂的就是华北小麦替代、南方进口替代。产区想留住玉米,但销区对玉米退去了往年的热情。最终,只有销区需求增加,才能再次推动玉米价格进一步上行。
“玉米市场上,各家平衡表的数据存在千万量级的差别,其对明年供给缺口的评估在2000万—1.2亿吨。”据郎旭秋分析,假设供给短缺6000万吨,则要填补缺口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一,扩种增产。国家政策主导+提高种植收益+提升科技单产,任重道远,前路漫漫。其二,上年结转。主要是临储余粮,预估3000万吨。其三,进口补充。大幅增量只能靠美国,其余国家期末库存都是百万吨级别,难以满足。其四,进口谷物替代。主要是小麦、高粱、大麦、DDGS。在综合考量各国历年产量、出口量及全球期末库存的情况下,预计进口2400万吨,约替代玉米1600万吨。其五,进口猪肉替代。明年国内生猪产能逐渐恢复,按进口量与本年度持平的400万吨计算,理论上可以替代1000万吨的玉米消耗。短期内,进口猪肉更多为满足当前供给;长期内,靠多进口猪肉来少消耗玉米的效果才能体现得更明显。其六,国产政策性小麦+水稻替代。这是未来国家主要的主动调控手段。不过,全球粮食危机+“六稳”前提下,动物与人的口粮争夺不言而喻,只能将2014—2016年的陈化粮作为调控对象,预计替代2000万吨玉米,底牌相对清晰。综合来说,供给缺口6000万吨,补充合计9600万吨,缺口“理论”上可以弥补,但各个环节敏感又脆弱,另各家平衡表中其实已经考虑了明年的替代,不然缺口不止6000万吨。综合下来,玉米市场基本可以做到供需紧平衡。
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总监王娜表示,最近玉米期货市场的逻辑主要是现阶段的供需和远期的政策之间的矛盾。从短期的供需结构看,供需两端都较为旺盛,港口和产区玉米现货报价也比较坚挺。在新粮集中上市期,以深加工和饲料消费为代表的企业,会在这一阶段集中采购接近全年使用量的玉米原料库存,而这,支撑玉米现货市场。
“但从远期的供需结构看,国家为了防范玉米价格持续拉升风险,会以扩大进口、增加替代的方式来保证供给。进口及替代政策调整的时间和幅度,会对玉米市场格局形成较为深远的影响。”王娜说。
她还提到,此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通气会,表示必要时会加大政策性小麦和玉米的投放力度,满足饲用消费的需求。上周,吉林中储粮分公司发布了12月11日竞价销售临储玉米57.6万吨的公告。政策性利空发酵,导致市场看多心态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