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面条与丝绸之路

来源:滨海时报 作者: 编辑:李偲 2018-06-15 09:02:11
时刻新闻
—分享—

  丝绸之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面条之路”——以面食为标志的不同饮食文化的交融之路。遥想当年,沙漠中的骆驼队以丝绸、茶叶、香料和瓷器,开拓了一条沟通中原、西域乃至欧洲、非洲国家的经贸之路,满溢香气的面条,也由葡萄美酒夜光杯相伴,贯穿起不同的国度。

  面条,堪称第一份全球性美食。

  2002年10月,人们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新石器遗址,发现了一个倒扣着的碗。揭开碗,在碗形泥土的顶端,躺着一团鲜黄色的线状物,外表形似我们今天吃的拉面。经鉴定,这是小米粉做的面条。这可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面条!在它存世1500年后,面条才出现在丝绸之路的另一端:欧洲。欧洲人以小麦制品面包为主食。意大利人在中世纪开始吃面条。公元827年,一支强盛的军队从波斯(伊朗)过来,登陆西西里岛,统治这里长达200年。伊斯兰面条于是从中亚带到欧洲。早期,西西里岛的人们叫面条为伊特利亚,这便是现在的意大利面。但也有一种说法是“面条文化”通过丝绸之路,由中国传到阿拉伯,再传到西西里地区,大约八世纪时传遍意大利和整个欧洲。意大利将面条本土化,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配以不同的面酱,使之成为全球性美食,又传到世界各国。

  瑞士人克里斯多夫·纳哈特在他的《面食之书》中则认为,马可·波罗在兰州待过一整年,是他把制面技术带回了意大利。1929年美国期刊《通心粉杂志》就有报道。

  丝绸之路无疑是一条通商路径,一条由长安通往大马士革和地中海安提阿的长廊,由此分出若干支线,它又是一片容纳多元文化的空间。在商队歇息的旅店,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带来不同的世俗文化和生活态度。从商品、观念到食物,在彼此交往中,必须学会容忍和接受。他们操着各不相同的语言,喝葡萄酒和吃面条,却毫无差别。

  面条价廉物美,烹调也很方便,放进开水里煮熟,拌入盐和酱汁,转瞬间就端到手上,且足以果腹。尤其是面干,能安全保存半年之久,对于始终风雨兼程的商旅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选择呢?

  日本僧侣圆仁是第一位游历中国并留下记叙的外国人。有一个故事说,公元838年,他从山东半岛徒步向西,决定去往唐朝首都长安(今西安)精进佛法。841年春天,他果然在西安得到敕令,成为有资格弘扬佛法的人。当高僧用五瓶水为他灌顶后,他带着供品登上寺院塔顶。随后去寺院附近的面店吃了一碗面。面店提供荞麦、小米、稻米、绿豆以及各种各样的山菜面。还有一种深棕色、软嫩的面条,主料是小麦面粉,在揉面时加了醋。

  据说,在日本可以考证到的最早的面条,是在奈良时代(相当于中国盛唐时期)。大批遣唐使、派往中国的留学僧和留学生,对于日本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服饰被引入日本并制度化,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镰仓朝(中国处于元代)禅师道元作为日本特使访问中国,返回京都时,他身带两千多卷佛典,顺便带了乌龙面的食谱。

  不仅是西安,还有开封。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跋涉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它享有国际商贸大都会地位,也有“面条天堂”的美誉,面条在这里获得充分舒展才华的机会。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对此有详尽的记载。如果说当时的人们将馒头、包子等蒸熟的面食称作“蒸饼”,那么下在汤里煮的面食,比如面条,便是“汤饼”。有一种叫“槐叶冷淘”的冷面,是用槐叶汁和面做成面条,煮熟后放入凉水中冷却,吃起来别具风味。杜甫的诗句这样赞赏道:“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

  一碗面条,可以浓香大辣,可以素淡鲜美;可以精烹细调,可以速煮快捞,全凭各人的口味爱好去创造不同风格。但它的基本格局不会变,几千年如一日地保持着。这是因为,全世界的面条有共同的根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