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快推进绿色种植制度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编辑:李偲 2018-06-12 09:37:19
时刻新闻
—分享—

  破除资源透支、生态超载“紧箍咒”

  加快推进绿色种植制度

吉林省敦化市农技推广部门建立的大豆种植示范基地。敦化市是东北“产豆大县”,2016年6月份,国家出台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产豆大县”在新希望中重振“粮豆轮作”。新华社记者 王昊飞 摄

  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我国在构建绿色种植制度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并且正在积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绿色种植制度,力争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新格局

  “有绿色种植才有金色收获”,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日前向经济日报记者表示,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我国在构建绿色种植制度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他表示,农业发展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应遵循自然规律,当前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绿色种植制度。

  风吹麦浪、稻禾飘香,这是许多人印象里的种植业。业内认为,建立绿色种植制度,不仅体现栽培方式内涵的拓展,更要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生产全过程。要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新格局,让农业不仅生产粮棉果菜,还“生产”绿色原野。

  结构调整绿色化

  过去,为保障粮食供给,一切措施都是为了增产,特别是在“镰刀弯”地区,大范围扩种玉米,玉米成为“铁杆庄稼”。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吕修涛说,“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在地图中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的镰刀弯状分布,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以东北地区为例,受比较效益等因素影响,过去曾经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已变成玉米“一粮独大”。随着玉米生产快速扩张,资源环境约束与生产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区深度垦殖,黑土层变薄,生态环境恶化。

  调减玉米是产业所需,更是生态所系。中国农科院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曾希柏说,必须抓住农产品供给充裕的有利时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修复生态、改善环境、补齐“短板”,实现绿色种植。近年来,国家制定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指导各地构建用养结合的种植结构、农牧结合的种养结构。

  市场价格是结构调整的指挥棒。2016年,国家调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2017年,又将大豆目标价格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政策。今年,允许省级政府统筹安排中央补贴资金,科学确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分配比例和规模,要求地方将补贴资金向优势区域集中。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籽粒玉米累计调减5000万亩,“粮改饲”面积超过1300万亩。

  “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从当前看,要加快玉米去产能,增加饲草料、小杂粮、特色林果供给,补齐生态‘短板’;从长远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地矛盾,合理确定人口、产业发展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王明利说,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继牧区草原之后的第二道生态安全屏障,要最终形成蓝天白云相连、绿草果树相映的生产生态新景观。

  曾衍德表示,绿色种植制度推广离不开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也离不开生产性服务组织提供绿色技术服务。按照《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要求,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今年,力争水稻面积调减1000多万亩,“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籽粒玉米面积调减500多万亩,大豆面积增加1000万亩。

  轮作休耕制度化

  轮作休耕试点是绿色种植的积极探索。从2016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部分地区开展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两年累计试点面积1816万亩。今年,轮作休耕试点面积达到3000万亩,比上年增加1800万亩。江苏、上海、天津等地省级财政也安排专项资金,自主开展轮作休耕。同时,加大对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的投入,减少化肥和农药投入,保护生态环境。

  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创新了类型多样的绿色种植技术模式。在轮作区,实行“一主”与“多辅”结合。“一主”是大豆,发挥大豆固氮养地作用。“多辅”是薯类、杂粮杂豆、油料作物、饲草等作物。在休耕区,实行保护与治理并重。河北地下水漏斗区实行“一季雨养、一季休耕”,休耕季种植绿肥,防止地表裸露。湖南重金属污染区采取治理和维护同步推进,通过撒石灰、种绿肥做到边休耕边治理,通过开沟渠、筑田埂做到边休耕边维护。

  “轮作休耕能不能制度化实施,补助政策是重要保障。”财政部农业司副巡视员凡科军说,轮作要注重作物间收益的平衡,根据年际间不同作物的种植收益变化,对轮作补助标准科学测算,让不同作物收益基本相当。休耕要注重地区间的收入平衡,综合考虑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市场价格等因素,合理测算休耕补助标准。大体上,一熟区的休耕,每亩补助500元左右;两熟区的全年休耕,每亩补助800元左右。

  曾衍德说,今后要着力完善政策框架,构建“由点到面”的推进机制,逐步扩大试点区域和规模,使轮作休耕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种植制度。力争实现“三个全覆盖”,对东北地区第四五积温带轮作全覆盖,对供需矛盾突出的大宗作物品种全覆盖,对集中实施区域内的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区域轮作休耕,地方因地制宜自主开展轮作休耕,形成中央撬动、地方跟进的有序发展格局。随着轮作休耕长期效果逐步显现、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农民就会自觉地开展轮作休耕,成为常态。”

  节肥节药集约化

  走进地头,记者发现农民种地大水大肥猛药的习惯变了,杀虫灯、粘虫板、生物防治等越来越常见。为了让农民更快接受控肥控药的新技术,各地想了很多办法。江西定南县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积极布置土壤监测网点,定点跟踪耕地质量和肥力变化。该县农粮局有关负责人说,力争到2020年,全县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成效显著。化肥农药的用量少了。2017年,农药用量已经连续3年减少,化肥用量已连续两年减少,提前3年实现了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同时,化肥农药的利用率高了。2017年,化肥利用率达到37.8%,比2015年开展行动之前提高了2.6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达到38.8%,比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我国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基数大、利用率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曾衍德说,我国人均耕地、淡水资源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每年农业用水缺口300多亿立方米。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每年还要占用耕地500多万亩,工业、生活、生态用水与农业用水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节水节药节肥是绿色种植的应有之义。

  “要正确看待绿色种植,这绝不是要退回到工业文明之前的传统农业。不用化肥和农药的种植业,可以少量存在,但难以成为现代农业的主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部长叶兴庆认为,“现在我们所追求的绿色种植,本质上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投入品为基础的集约农业。化肥、农药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科学施肥、合理用药。”

  “今年,国家选择150个果菜茶生产大县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还选择150个县开展全程绿色防控试点。”曾衍德说,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开展国家节水行动和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完善技术模式,强化技术扶持,力争农业用水量实现零增长、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厚植绿色中国的种植业土壤。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