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全球粮食供应体系多元化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叶兴庆 编辑:李偲 2018-06-04 11:30:07
时刻新闻
—分享—

  综合考虑农业资源条件、生产和贸易增长潜力,以及贸易平衡、运输通道、地缘政治等因素,“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可以在我国未来全球粮食供应体系多元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受人多地少水缺资源禀赋的影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和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未来我国部分重要农产品、特别是土地密集型大宗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将持续提高。应对这种变化趋势,需要对我国未来全球粮食供应体系进行超前谋划。考虑贸易平衡、运输通道、地缘政治等因素,“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在这些方面均具有优势,可以在我国未来全球粮食供应体系多元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近年来的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带动了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部分沿线国家已成为我国大米、玉米、棉花、食用植物油、天然橡胶等大宗农产品的重要进口来源地。

  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是滞后的。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新大陆国家土地面积广阔、开发成本低,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进步快……沿线国家大多农业经营方式落后、农业科技水平低,政局不稳、营商环境差,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弱,等等。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这种局面会逐步改变,沿线国家在我国农产品贸易特别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中的份额有望逐步提高。

  第一,从资源条件看,沿线国家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纤维、油料、谷物、糖料产量在全球占比较高,有较多剩余产品可供出口,部分国家已是全球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

  第二,从贸易互补性看,沿线国家土地密集型农产品正是我国未来供给缺口较大的产品。我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互补性,尤其是中国进口与沿线国家出口的贸易互补指数,明显大于中国出口与沿线国家进口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对我国缺乏比较优势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而言,部分沿线国家可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逐步扩大对我国的出口。

  第三,从物流成本看,沿线国家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我国的竞争力会逐步提高。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单位重量价值低,对物流成本非常敏感,海运具有明显优势,今后我国进口农产品中相当部分还将依靠海运。但也要看到,随着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推进,新的运输通道将发挥应有作用,我国大宗农产品进口过度集中于海运和沿海口岸的局面有望改变。

  第四,从促进贸易平衡看,沿线国家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获得我国进口订单的可能性会逐步增加。近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持续处于顺差,为了促进贸易平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有时甚至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也有必要采取措施增加从逆差国的进口。

  沿线国家农产品对我国出口的潜力变为现实,需要长期努力。目前我国面临着玉米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去库存的压力,短期内增加从沿线国家的进口不现实。但提升沿线国家在我国未来全球农产品供应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多的是着眼长远。现阶段应重点做好基础性、铺垫性工作。

  一、加强数据分析。一是未来我国大宗农产品进口格局,重点是大豆、食用植物油、食糖、棉花的进口增长趋势,以及在进口玉米等饲料产品还是进口畜产品之间的综合权衡。二是沿线国家扩大生产和出口的潜力到底有多大,重点是对中亚国家的小麦和棉花、中东欧国家的玉米和食用植物油、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食糖和食用植物油,从资源条件、生产现状、增长潜力等方面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

  二、布局农业合作示范区。以技术合作为核心,通过派遣农业技术专家、培训农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等方式,帮助重点国家的重点区域率先分享我国的农业技术和发展经验。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围绕种植、养殖、深加工、农产品物流等领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增强示范区的可持续性。

  三、培育和布局大宗农产品贸易商。要提高从沿线国家进口农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把着力点放在尽快建设若干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1000万吨级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依靠这些大型企业在农产品加工、仓储、码头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上进行战略布局。

  四、发挥农垦企业的探路作用。鼓励农垦企业联合,以合资合作和并购重组等方式开展境外农业投资。国家农业对外合作支持政策应优先向符合条件的农垦企业倾斜,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实施海外并购专项资金应加大对农垦企业的扶持。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