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粮油品牌建设:迎合还是引导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张育玮 编辑:李偲 2018-03-27 09:34:35
时刻新闻
—分享—

  迎合还是引导消费者,不仅仅是一种市场行为的选择,更是企业彰显社会责任的体现。

  刚刚过去的央视3·15晚会上,不仅多家企业遭到点名曝光,还有很多广为流传的谣言被戳穿。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食物相克的说法,此谣言可以说由来已久,笔者从小就听过这个说法,当时以为这是常识,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虽有所疑惑,但限于认知有限,终究也没个明确的定论,一直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能避免就避免。

  其实,类似没有科学依据的流言与伪科学还有很多,借助现代通讯手段的便利,广为流传。而现阶段,粮油产品的主力消费群体,有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或知识结构陈旧的特点,与社会上各种流言与伪科学的受众高度重合,这些谣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于是粮油品牌纷纷跟进投其所好。想健康?标签上就会出现各种营养元素。想高端?没问题,包装直逼高档红酒,价格能让你瞠目结舌。害怕转基因?那就大字标明非转基因。

  诚然,作为一种宣传手段,投消费者所好,这都无可厚非,但这里要探讨的是,消费者的偏好是否科学,消费者的选择是否理性,粮油品牌的建设是否要盲从?就如目前市场上花样繁多的大米产品来说,“有机”“绿色”无疑是健康首选,但这两个标识都是需要国家相关机构进行专业严格的审核验证,难度较高,部分企业就绕开这两个门槛,从营养元素上下工夫。“富硒”的概念产品就是最近大米市场的热点,作为人体必须的矿物质之一,硒对人体的好处毋庸置疑,但问题是,“富硒”概念本身就比较混乱,虽然有一些行业和地方性规定,但并没有全国性的强制认证。据笔者了解,富硒粮油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各显神通,传统意义的富硒食品,是从富硒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原料加工而成,但目前市场上的富硒大米,有靠施加富硒肥料的,有达不到一般富硒标准的,有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硒元素的。事实上,富硒大米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神奇,硒元素在其他食物中同样可以摄取得到,而且真正的富硒大米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可以用于对某些缺硒相关病症的辅助治疗,但硒元素摄入过多同样也有损害健康的风险。

  再以“非转基因”的概念来说,目前粮油消费市场上,由于大豆、油菜籽等是国家批准进口的转基因作物,所以食用油品类产品的“非转基因”概念应用最广,有的产品把“非转基因”做得比商标都大,真可谓未见其名,先闻“非转”之声。这里我们不探讨转基因原料是否有害,国家批准进口,也是要经过相关安全认定的。然而,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食用油里并不含转基因成分,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在不同场合的数次讲话中都指出,油料中的转基因成分是以蛋白质为载体,不与脂肪结合,因此用转基因油料生产的食用油中并没有转基因成分。我国关于“转基因”标识的规定是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以“非转基因”为主要宣传手段则是品牌盲从消费者认知的典型表现,这种宣传行为反过来又加深了消费者的误解。

  凡此种种,建立在错误认识上的消费理念,迎合还是引导消费者,不仅仅是一种市场行为的选择,更是企业彰显社会责任的体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