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稻米产业“抱团”发展优势更显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 编辑:李偲 2018-03-14 09:38:22
时刻新闻
—分享—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于稻米产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整个稻米产业规模集中度会不断提高,这是未来大趋势。

  在此背景下,许多地方都主动“报团”合谋发展,并取得了极好的效益。

  辽中稻米加工集群快步迈进春天里

  □徐娜 杜争华

  还没出农历正月,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杨士岗镇的稻米加工集群就已吹响开工号。3月7日,笔者在杨士岗镇稻米业加工区看到,一对“85后”的小夫妻正在现场坐镇指挥。

  田晓,乌全羽,这两个年轻人在7年前选择进军稻米加工领域,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辽中的大米现在已经被列为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绝对响当当。而我们的父母做粮食经营也有些年头了,客户资源也都不错。再加上我们两个人也希望通过努力打下一片天空。”聪慧能干的田晓将创业缘起娓娓道来。

  在7年前,品牌于传统农民来说,基本没太多概念。而那时候,小两口就已经有意识地摸索农业品牌的创立了。“当时我们申请了‘晓雨’商标,它犹如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全力呵护。”乌全羽说,“我们做粮食产业的,首先要从种植方面的源头保证粮食的绿色无公害,在加工过程中,保证无添加无污染,运输过程,保质保量。”每年收入大约百万元,这是“85后”年轻夫妻事业能够不断发展的关键。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和市民;一头是生产,一头是消费。稻米是多个行业的重要原料,如何提高稻米加工水平,增强稻米加工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在兰杰粮谷加工厂车间,笔者看到了一台崭新的设备,田晓笑说:“没有金刚钻儿,揽不来瓷器活儿,它是目前稻谷加工领域的王牌,光设备投入就是400多万元。”在行业沉浸多年,田晓认为:“现在有很多稻米品牌,缺乏标准体系。

  不过,随着整体消费水平提高,市场对于品牌产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整个产业规模集中度会不断提高,这是未来大趋势。”辽中区农村经济局局长王勇告诉笔者:辽中区水稻种植面积54万亩,占全市水稻总种植面积的34.4%,水稻产量32万吨,可加工大米23万吨。随着科技的发展,品牌建设的深入,稻米加工将大有文章。

  好的大米,卖上好的价钱,这是有形资产,品牌是无形资产。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让水稻变“金稻”,让从业者走上康庄大道。

  辽中大米在南方非常受欢迎,产品已经走进了大型超市。这与辽中区围绕农产品优势资源,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宣传、推广和培育密不可分。

  “辽中大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本身就是一个金字招牌,稻米产业发展区域公用品牌和商业品牌之间荣辱与共,需要共同维护。”辽中区副区长张新波一语中的。据杨士岗镇党委书记刘梦霄介绍:目前稻米加工集群有26家稻谷加工厂,年生产总值近3000万。平均每天每家可加工水稻75吨,经营业主年纯收入可达30万元到40万元。

  南垣水稻专业合作社共商发展大计

  □秦宏

  3月6日晚上,在江西省宜丰县稻香南垣生态水稻专业合作社中,一场谋划升级发展的“头脑风暴”正在展开。

  天色擦黑,一吃完晚饭,合作社十多名管理人员和社员代表就匆匆赶到会议室。几句寒暄后,屋里顿时热闹起来。“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想合计下今年怎么干。大家出出点子,提提建议。”晚上6点半,看着人都到齐了,合作社理事长姚慧峰抛出话题。

  “去年生态有机稻产量和市场很好,合作社和社员收益都不错。今年应该把种植规模再扩大一些,多生产一些。”合作社会计王姚飞说,去年合作社生产有机大米约25万斤,产值220多万元。除去按合同收购社员稻谷的支出和合作社运营成本,每亩利润还有上千元。

  “我也想扩大规模,带领更多乡亲致富。所以,我准备将合作社股权下放,让社员不仅是合作社的种植加盟户,还是整体资产的股东,吸引更多人和资源加盟,大家觉得可不可行?”姚慧峰说。

  “我觉得这对扩大规模和提升经营质量都有好处。”副理事长姚孝平接过话茬说,这样社员不仅能通过种植稻谷挣钱,还可参与其他生产环节的经营利润分红,能调动大家入社入股和干事的积极性。

  去年刚入社就尝到种生态水稻甜头的姚幸福当场表示,要多签10亩田的生产合同,同时还想入股。

  “我不是泼冷水,扩大规模是好事,但也要预防盲目求大的风险。今年种植面积做多大,每户可以入多少股,每股定价多少合适,大家要认真讨论讨论。”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姚兵说。

  针对姚兵提出的问题,在场的代表你一言我一语,最后议定每股2000元入股,每人最多5股,拥有股份的社员同时必须有土地加入合作社。

  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中,刚商量完扩大规模的事,经营结构调整又被提了出来。

  “目前,合作社主打产品是生态有机米,品种较单一,应考虑多样化种植,向市场提供更多种类的生态农产品,降低市场风险。”副理事长王武臣说。

  “武臣提的好,现在做农业思路上‘花样要多’。今年有机蔬菜、生态米粉等可多生产一些;还可考察下‘农业+休闲游’的市场。”姚慧峰说,这方面其他合作社已经闯出了不少路子。现在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也鼓励农业新业态和发展新模式探索,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机会。

  夜色渐浓,不知不觉到了晚上10点,会议室中的人们却丝毫没有倦意。新产品宣传推介方案、理事会成员职责细化、管理人员工资调整……一项项决定经过讨论后出炉。

  2011年,姚慧峰放弃城市高薪工作回乡,创建了稻香南垣生态水稻专业合作社。从只有30亩“试验田”发展到今天,合作社已成为社员致富的寄托。

  “晚上天气还有点冷,但这一场讨论让我心里热乎乎的。”贫困户姚二华说,加入合作社干,觉得越来越有奔头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