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委托加工稻谷竞价交易成交火爆的背后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张露 编辑:李偲 2018-03-02 10:05:30
时刻新闻
—分享—

  2月28日,2013年产稻谷以全新的竞价交易形式开拍,4万吨的籼稻很快被抢购一空。成交火爆的背后,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从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布的竞价交易细则来看,新的竞价交易方式分别从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进行竞拍,这种创新机制对于市场而言,不失为一件好事。

  在规则制定中,两个环节均为竞拍者预留了较大的利润空间。据笔者粗略计算,加工1吨稻谷的人工费、包装费、电费等在60~80元之间,加上上交国家部分(本次拍卖均价231元),成本在300元左右。100斤稻谷只需上交给国家52斤籼米,剩余的48斤籼米及其副产品(包括碎米、米糠、稻壳等),依目前市场价格来算,收益在100元/吨以上。

  单从加工环节就能获得100元/吨以上的利润,对于米企而言吸引力很大。

  而在大米竞价交易环节中,籼米的竞拍底价为3150元/吨,粳米为3400元/吨,成交价格届时会跟随市场需求、价格波动而变化,按照目前的新陈大米市场价格估算,竞拍企业仍有利可图,但如果企业操作不当或对后市预估失误的话,会有一定的市场风险。

  对于国家而言,新的竞拍方式是一次大胆尝试,细则中规定了参与竞拍的加工企业规模为大中型企业,要求企业进行现金抵押,严格监督检验上交的大米质量,这样有利于稻谷加快消化库存,能够确保粮食流向和用途符合国家规定,严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对于市场而言,将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分开竞拍,将利润分割给不同的企业,单一企业获得的总利润有所减少,在大米销售环节,企业将不会超出成本价出售所拍大米,从而不会对市场造成严重的价格冲击。

  目前,大米竞价销售的试点省份仅为黑龙江、江苏、安徽和江西四省,如果后期拍卖持续,2013年稻谷销售结束后继续开拍2014年产稻谷,试点范围继续扩大,稻米市场将逐步承压,缓慢走低,对于粮源紧张的省份和地区,需求将得到逐步释放。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