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融众集团以海水稻打造农业新模式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陈妮希 黄聪 编辑:李偲 2018-01-29 09:51:42
时刻新闻
—分享—

海水稻长得如芦苇一般高大。

2014年10月,农业部专家考察海水稻生长情况,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左)与“海水稻之父”陈日胜。

  长江商报消息 从海南到东北的盐碱地都能正常生长,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2亿人

  □本报记者 陈妮希 黄聪

  “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为海水稻事业点赞,我们太振奋了。”

  近日,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融众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融众集团)董事长谢小青激动表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在点赞科技创新成果时专门提到“海水稻测产”。谢小青的振奋来自于对海水稻事业的逐梦。

  “当看到芦苇一般高大的野生海水稻时,我感到十分震撼,当时就决定要将这一资源保护好并推广出去。”2015年,谢小青投资的武汉海稻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稻科技”)成立。

  如今,海稻科技研发的海水稻耐盐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据长江商报了解,从海南到东北的盐碱地都能正常生长。谢小青表示,研发海水稻,不仅仅是将其作为简单的商业推广来完成,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海水稻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基因库,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挖掘、克隆和利用其中的功能基因,将会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盐碱地的生物改良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与“海水稻之父”陈日胜联手

  近日,谢小青在武汉市珞瑜路光谷国际广场,接受了长江商报记者采访。一提到海水稻,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当我看到芦苇一般高大的海水稻时,突然受到震感并直击内心深处。我决定将这技术推广出去。”资料显示,传统水稻为淡水水稻,不耐盐碱环境。而海水稻则是一种能够在近海滩涂、高盐碱浓度土壤中生长的水稻品种。海水稻靠海水潮涨潮落灌溉生长,不仅耐盐碱能力较强、而且抗病虫、微量元素含量也十分丰富。1986年,农业专家陈日胜在海边滩涂盐碱地发现了海水稻,而直到2014年才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2014年10月,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组织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华安在内的水稻专家,到海水稻发现地虎头坡进行了现场考察,专家们一致认为:“鉴于海水稻耐盐、耐淹能力强,这是一种特异的水稻种质资源,具有很高的科学和研究价值,建议国家加强对海水稻资源的全面保护,并大力支持开展系统研究。”

  同年,陈日胜研究的海水稻品种,通过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颁布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海水稻从被发现到被国家农业部正式收录,前后耗费近30年。陈日胜也由此被尊称为“海水稻之父”,并执意要把海水稻种到内陆盐碱地上去。“这种相知相望的情怀,让我们迅速地走到了一起。” 谢小青说。2015年5月,谢小青成立武汉海稻科技,这是一家集“功能基因挖掘、海稻功能产品研发、盐碱土地改良开发”三位一体的高新企业。海稻科技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谢小青持股比例达78%,陈日胜占22%。

  海稻科技成立后,迅速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XiminLi合作,于2015年8月完成了海水稻全基因组测序与转录组表达工作,为后期的功能基因的挖掘与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汉海稻生物技术研究院揭牌

  推广海水稻的意义有多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主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启发教授则向记者表示:“海水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耐盐碱,通过分子生物技术解决其感温性、矮秆、品质问题,实现盐碱地上种植。”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介绍,我国目前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海水稻潜力。如果按照亩产200-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人。“三年内,抗盐碱浓度在0.8%左右的海水稻可研究成功,每亩产量在300公斤以上,如果推广一亿亩,就可以多产300亿公斤粮食,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量,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 袁隆平说。

  实际上,原产自广东湛江的海水稻,在不同纬度地区的生长情况存在差异,这也是广泛推广的重点和难点。海稻科技总经理成云峰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海水稻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在高于北纬28°的地方基本不能正常抽穗结实,而我国的盐碱地主要集中在纬度较高的黄淮海与东北平原。“我们要利用好海水稻的耐盐碱基因,通过包括现代生物技术在内的多种途径提高海水稻对高纬度盐碱地温光反映的适应能力,实现将盐碱地变成良田的目标。”成云峰说。难题来一个,就克服一个。“目前,海稻科技已研发出了能在华北、东北盐碱地上正常抽穗结实的海水稻品种,即便是黑龙江盐碱地pH值高达9.3的土壤和盐度高达6‰的山东垦利盐地上均能正常生长。” 说到激动之处,成云峰还端起茶杯回味起来。不仅如此,为了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增强研发能力,2016年12月,“武汉海稻生物技术研究院”在张启发、朱英国、谢华安院士及来自国内的十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共同瞩目下正式揭牌,这标志着各界携手共同搭建起“科企合作、协作攻关”的“海水稻”研究平台,海水稻研发产业链正式落户武汉。

  据悉,为了有效的挖掘和利用“海稻86”抗盐碱、抗病虫害、耐瘠、耐淹等基因资源,武汉海稻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展“利用 海稻86特异种质资源筛选、分离、克隆、鉴定耐盐碱等功能基因”的研究。

  下一步,武汉海稻科技还将与国内营养专家合作,充分利用“海稻86”富含抗癌活性有机化合物IP6和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价值,开展健康产品研发,为市场提供健康营养的好产品,让“海稻86”这一宝贵生物资源为人类造福。

  为未来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海水稻的另一大价值是能够改造土壤结构。经过5年种植,广东湛江遂溪虎头坡试验田的土壤盐分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变,已能种植花生和普通水稻。海稻科技团队实验发现,重度盐碱地种下海水稻6年后,土壤得到改良,而中度盐碱地只需3年。”“如今,我们已经完成了海水稻全基因组测序、转录组表达、与来自世界89个国家的3000多个水稻基因库样本进行比较、以及为鉴定功能基因的遗传作图群体构建与初步遗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从目前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其耐盐碱QTL的扫描和遗传效应非常显著,应用前景值得期待。后期我们将开展对功能基因的筛选、验证、克隆与转化等工作,一旦成功,以后耐盐碱水稻就可以实现量身定做。” 提到未来,成云峰脸上满是笑意。除了开展海水稻资源利用的基础研究外,目前,武汉海稻科技还在海水稻稻米的转化上研发的系列产品,包括海水稻发芽糙米、海水稻胚芽米粉和海水稻谷物酵素等种类。“研发海水稻,不仅仅是将产品作为商业推广来完成,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海水稻基因库,将海水稻中所含抗盐性、抗碱性、抗病虫害等功能基因进行提取和应用,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保障。”谢小青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