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控增量”“减存量”稻谷市场去库存将双向发力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 编辑:李偲 2018-01-25 10:24:12
时刻新闻
—分享—

  2018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加快消化粮食库存。会议向稻谷市场释放出明确信息,既要深化改革“控增量”,又要消化库存“减存量”,这意味着要从托市收购和政策性拍卖两端同时发力,稻谷市场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去库存阶段性效果显现稻谷政策改革将加速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8450万吨,是2016年的1.37倍,其中政策性稻谷库存消化1063万吨,是2016年的2.97倍,包括早籼稻121万吨、中晚籼稻385万吨、粳稻557万吨。

  按稻谷生产年份来看,2013年产政策性稻谷由于拍卖底价偏低,成交率相对较高,去库存效果偏好;2014~2016年产稻谷拍卖成交量较低,后期仍是稻谷去库存的重点。

  当前我国稻谷市场库存多、压力大,且产业链条短,消费弹性小,是库存消化的重点和难点。

  新年伊始,中晚籼稻政策性收购即将结束,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结果也即将发布,之后中晚籼稻政策性拍卖或将择机重启,2018年从收购到销售,稻谷市场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向稻谷市场释放出四大信息

  ●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将继续推进,但价格下调或是必然,且在执行预案和操作方法上会有所调整,目的是进一步控制稻谷政策性收购量,这在2017年的托市收购中已经见到明显的效果。

  ●加强宏观调控,健全金融支持体系、流通体系等,确保产销区有效对接,鼓励多元化主体积极入市收购,逐步推进稻谷市场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辅助的收购体系建设。

  ●加快消化超期粮,对不合格粮进 行定向处置。降低超期存储稻谷销售价格,对不合格口粮消费的稻谷定向销售到工业用粮及饲料用粮渠道上,2018年稻谷去库存措施将进一步增加,多措并举、有针对性地推进各品类稻谷降低库存,促进稻谷库存恢复到合理水平。

  ●调整种植结构,增加优质稻、有机稻种植面积,减少普通稻种植面积,在终端消费市场推进优质大米工程,以市场消费来引导农户种植生产,促进稻谷生产及消费结构升级,间接控制稻谷存量。

  新陈交替 中晚籼稻市场重心逐渐转移

  1月下旬,2017/2018年度中晚籼稻购销基本进入尾声,市场新产中晚籼稻余粮偏少。随着2018年粮库轮换工作逐步开展,陈季中晚籼稻逐步流入市场,接替新粮成为市场主要粮源。距离春节还有半个多月时间,米企短期备货需求增加,中晚籼稻市场重心逐渐转移到陈粮市场。

  供需偏紧推动陈稻小幅上涨

  新稻余粮基本见底,加之春节临近,终端大米贸易商短期备货热情高涨,推动大米加工企业提高开机率,加快稻谷加工消化,米企采购陈粮积极性偏高。目前2018年粮库稻谷轮换工作刚刚启动,市场供给有限,供需偏紧推动陈稻价格小幅上涨。

  据中华粮网监测,截至1月23日,产区陈季中晚籼稻出库价:湖南长沙2430元/吨,较上周涨30元/吨;江西宜春2560元/吨,安徽六安2520元/吨,湖北荆州2570元/吨,均持平;广东清远2320元/吨,涨20元/吨。

  湖北省:目前大米加工企业备货积极,多数企业节前备货基本完毕,备货来源以外地轮出的2013年陈稻和地方储备企业轮出的稻谷为主。多数加工企业因对节后中晚籼稻市场价格下行预期强烈,备货不多,主要以满足节前市场需求为主。省内粮企轮出中晚籼稻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其中优质晚籼稻2720~2800元/吨、常规晚籼稻2520~2580元/吨。但鄂东等地中晚籼稻出米率低,常规稻2440~2480元/吨。

  福建省:目前临近春节,米企备货积极性比较高,整体走货较前期略有好转,加之近期产区货源偏少,稻价高位运行,地方陈稻拍卖价格上涨,米价略有回升。

  广东省:因市场供应减少,陈稻价格有所上涨,外省到货饲料稻谷2340~2360元/吨,地方储备拍出加工口粮用稻谷成交价2300~2400元/吨,到厂成本价2380~2460元/吨。由于当前市场可补库粮源减少,地方储备企业拍入价高企,成交价在3100元/吨以上。

  新稻收购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2017/2018年度中晚籼稻收购起于2017年10月初,在11月份达到高峰期,之后收购量逐渐下降,集中收购于2018年1月末基本结束,整个收购期长达4个月。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湖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3141万吨,同比增加421万吨,增幅15.5%;本期5日收购量回落至43万吨低位水平,收购渐入尾声。

  近几年,中晚籼稻收购量节节攀升,2017/2018年度将首次突破3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虽受最低收购价下调及种植结构调整影响,政策性收购量大幅下降,但社会收购量稳步增加,此消彼长,总收购量仍处于持续上升趋势。随着政策性收购力度减弱,对市场的主导作用弱化,中晚籼稻收购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波动幅度也有所扩大。

  短期大米流通增加价格坚挺

  受节前贸易商备货量增加影响,短期大米流通量大幅增加,主要产销区中晚籼米价格坚挺,部分地区优质米受需求减弱影响,价格稳中略跌。

  据中华粮网监测,截至1月23日,普通晚籼米批发价:江西南昌3740元/吨,较上周涨50元/吨;湖南长沙3800元/吨,持平;福建福州3950元/吨,涨10元/吨;广东广州5160元/吨,持平。湖南益阳“黄华占”4800元/吨,较上周跌20元/吨。

  加工利润转好米企开机上升

  受稻强米弱市场格局长期存在影响,大米加工业长期维持较低的开机率,阶段性开工生产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特色,加工利润低抑制米企开工生产的积极性。近两年,受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影响,原粮采购成本逐渐下降,米企生产形势略有转好。

  受春节消费带动,目前南方籼米产区米企开机率逐步上升,带动油糠等副产品供应增加。据中华粮网监测,截至1月23日,湖南益阳油糠出厂价1700元/吨,较上周跌80元/吨;稻壳出厂价380元/吨,持平。短期油糠产量供大于求,价格迅速下滑;稻壳一般签订的是长期购销合同,价格受短期供求影响较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