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8田野上施展新作为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编辑:李偲 2018-01-02 09:02:06
时刻新闻
—分享—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夯实粮食产能,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

  加力推进结构调整,力争调减水稻面积1000万亩,继续调减“镰刀弯”非优势区籽粒玉米,缓解库存压力

  推进绿色发展,华北、西北地区节水小麦品种比例力争达到20%,轮作休耕试点面积比2017年翻一番

  高产更要稳产优产

  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2017年,全国377个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平均节水14.6%、节药12.9%、节肥12.1%。全国优质强筋弱筋小麦比例达27.5%、比2016年提高2.8个百分点,优质稻和加工专用稻比例80%以上、提高1.5个百分点。

  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是推进集成创新、引领种植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今年要全力打造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升级版,着力在“一个聚焦、四个突出”上下功夫。

  聚焦优势产区,注重质量效益,在推进产业融合中助力产业兴旺。把质量效益的提升作为重点,将产品优势升级为产业优势,将一产为主升级为三产融合,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创建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引入龙头企业,推进适度规模种植,发展优质强筋弱筋小麦、优质食味稻米、加工专用水稻、高蛋白食用大豆、双低油菜、高油酸花生等。

  突出绿色引领,注重资源养护,在促进持续发展中助力生态宜居。使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将绿色模式全面推开。对生产中的前瞻性、创新性、实用性技术进行总结提炼,为不同区域不同作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高效技术模式。让绿色方式广泛运用。改变过去唯产量论英雄的片面认识,更加注重地力培肥、节本降耗、生态环保,不仅产量要高、品质还要好,不仅当前高产、还要持续稳产,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突出效益优先,注重节本降耗,在拓宽增收渠道中助力生活富裕。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的重要任务。推进增产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综合种养、立体农业,把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田建成集作物生产、水产养殖、畜禽放养于一体的综合体。推进节本增效。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推进提质增效。优化品种结构,改善品质结构,推行标准化生产,实行农产品质量追溯,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突出机制完善,注重利益联结,在培育新生力量中助力有效治理。激发村组织活力集体干。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创建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挖掘能人潜力带头干。把科技示范户、农村带头人、家庭明白人吸引到创建工作中,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农村带头人。培育新型主体示范干。依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参与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突出功能拓展,注重文化传承,在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中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美丽的田园。把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让农民生产更顺利,生活更便利,环境更美丽。打造休闲的乐园。积极开发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区文化元素,打造农耕文化品牌。守护心灵的家园。通过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宣传粮安天下,延承耕读传家,让农村成为欣欣向荣、心向往之的精神家园。


[NextPage]

  沃土夯实稳粮根基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

  2015年以来,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资金,在东北4省(区)的17个县(市、区、旗)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目前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比项目实施前提高0.88个等级,相当于亩均增加粮食产能88公斤。

  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年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及早制定实施方案。扩大试点规模,整县推进试点。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黑土面积大、组织化程度高的县(市、区、旗),开展整建制试点,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黑土地保护治理,尽快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技术模式,为更大范围的保护治理提供经验。

  协调落实补助政策。加大对黑土地保护的政策扶持力度。将相关农业项目向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县倾斜,统筹利用,加大投入,加快治理。同时,探索建立黑土地保护奖补政策,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开展黑土地保护的自觉性。创新金融支农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和政策性金融资本参与黑土地保护。

  加力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尊重基层的首创,总结提炼试点县(市、区、旗)在黑土地保护利用中形成的关键技术,在适宜地区大规模推广。针对黑土地种植制度和土壤类型特点,以机械为载体,集成一批农机农艺配套、用地养地结合的技术模式,以点带面、示范推广。组建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专家指导组,集思广益,加强指导,科学有序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发挥东北黑土地保护协同创新联盟的作用,加强协作,联合攻关,研发一批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组装配套因地制宜推广。

  积极推进工作机制创新。总结试点经验的同时,探索黑土地保护的组织方式创新。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行政推动的有效形式。借鉴精准扶贫的有效做法,将黑土地保护利用的责任落实到县、压实到县,完善县为主体的落实机制。另一个是经营主体的带动模式。东北地区规模化发展很快,新型经营主体已形成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骨干力量。在黑土地的保护利用中,发挥这些新型主体的示范作用,以有效的方式、自觉的行动,扎实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

  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加强监督考核。制定《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绩效考核办法》,把任务与投资、工作与成效等指标细化,逐项考核。特别是制定农户对黑土地保护效果的奖补办法。同时,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另一个是加强质量监测。在现有监测网点的基础上,加密布点,健全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定期监测黑土地耕地质量的变化。探索构建“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实时监测黑土地耕地质量变化情况。


[NextPage]

  绿色产品效益更高

  果菜茶绿色发展

  各地聚焦重点,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打造了一批高标准的绿色生产基地。生产中坚持绿色理念,优化土壤环境,集成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把质量安全的要求贯穿生产全过程。

  果菜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作为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社会关注度高。今年要坚持绿色导向,主攻质量效益,持续推进果菜茶绿色发展。

  加力推进结构布局优化。巩固提升优势区。做到适区适种,逐步形成品种互补、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生产布局。大力发展特优区。选择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等重点作物,组织地方农业部门创建100个特色园艺产品优势区,重点是发展独特品种、特殊品质和特定区域的产品。

  加力推进科技创新。重点是抓好育种创新。在蔬菜上,加快选育替代进口的红果番茄、彩椒等设施栽培品种,以及胡萝卜、洋葱等加工出口专用品种。在水果上,加快选育熟期配套、耐贮运及加工专用品种。在茶叶上,加快选育适制性广、适应机采机制的品种。同时还要加快蔬菜、果树、茶树新品种登记,加强良繁基地建设。在柑橘黄龙病重发区,加快推广应用无病毒苗木。

  加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集成创新。在优势产区扩大试验示范规模,同时组织专家分区域、分作物再制定一批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基本覆盖果菜茶主产区和主要品种。加快标准制订。在系统梳理现有标准基础上,清理、废止一批不适应绿色发展的标准,制修订一批农药残留、技术规程、产品等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高标准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快标准推广。建设100个果菜茶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现由点到面推广。切实加强果菜茶标准化技术培训,重点培训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骨干。

  加力推进机制创新。创新规模经营模式。探索基层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的有效途径。同时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参与试点,探索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保障农民的产品顺畅销售、企业的原料稳定供应。创新社会化服务。加大对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支持力度,引导其广泛参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效果,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加力推进三产融合。加快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原料供应机制。支持企业在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加工基地,提高商品化处理和加工水平。加强品牌创建。提升产品档次,塑造品牌核心价值。培育大企业,以形成资源集中、生产集群、营销集约的格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