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米企收购热情不高 短期稻米难有“作为”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郑红明 编辑:李偲 2017-12-01 10:37:47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大米加工企业收购热情弱于往年的情况下,中晚稻供应压力依旧沉重,尤其是粳稻市场压力更大,预计后期稻米市场仍将维持弱势震荡,短期难有大的“作为”。

  目前,中晚稻主产区大部分已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有效托起了稻米市场。由于中晚稻收购进度总体偏慢,加上大米需求仍较平淡,稻米市场虽有所回升,但总体难以摆脱偏弱走势。

  米企热情不高收购籼快粳慢

  由于今年中晚稻仍可能增产,加上后期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概率较大,农户出售新稻意愿较高,而市场主体对后期走势的预期并不乐观,今年加工企业等对中晚稻的收购热情相对不高,尤其是普通稻收购较为冷淡,加上部分地区国有粮库稻谷压库严重,仓容紧缺,短期并不能立即开展大规模托市收购,导致今年中晚稻总体收购进度偏慢。

  截至11月2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3423万吨,同比减少283万吨。

  其中,南方主产区新季中晚籼稻累计收购量占产量的比例为22%,同比快4个百分点。江西、湖南新季中晚籼稻收购量占产量的比例为21%,同比偏快5个百分点;四川、广西等主产区收购进度同比持平或偏快;安徽、湖北新季中晚籼稻收购量占产量的比例为28%,同比慢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湖北、安徽新稻收获期遭遇连阴雨,影响了收购进度。

  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1421万吨,同比减少466万吨,粳稻收购同比偏慢的主要原因是黑龙江收购力度明显下降。截至11月20日,黑龙江各类粮食主体累计收购粳稻592.2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552.8万吨。除了粮库收购缓慢以外,加工企业采购心态保守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曾在9月22日公布《大米竞价销售试点方案》,由于该试点方案有助于加工企业提升效益,部分加工企业已做好迎接新政准备,一旦试点启动,将会更多采购陈粮。因此,对于今年新季粳稻的采购相对保守。加工企业收购意愿不高,国有粮库收购缓慢,当前新季中晚稻出售压力仍较重。

  截至目前,已有9个省份启动了托市收购。其中,吉林省启动托市收购的日期较上年提前25天,是今年惟一一个早于上年启动托市收购的主产省份。

  由于吉林省70%以上为超级稻,加上普通稻与托市收购价相差不大,因此,托市收购更多的是对市场心理层面的支持,实际收购量预计不会太大。

  销售破千万吨临储压力仍大

  为加快政策性稻谷库存的消化,今年国家采取了分年份施策等临储稻谷销售新办法,使得临储稻谷销售量同比大增。截至11月23日,2017年通过国家平台成交的政策性稻谷已达998.59万吨,比去年同期高出四成左右,加上11月24日拍卖成交的2013年临储早籼稻4.41万吨,政策性稻谷年度销售首次突破千万吨,达到1003万吨。其中,早籼稻临储拍卖成交量92.34万吨,中晚籼稻386.93万吨,粳稻523.73万吨。

  因中晚稻正处于托市收购期,国家暂停了中晚稻临储拍卖,当前只有政策性早籼稻在销售,而早籼稻市场容量有限,加上进口大米冲击,近期每周的成交量只有3万~4万吨,预计到年底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虽然今年政策性稻谷销售同比取得较快增长,但与当年的托市收购量相比仍显偏少。自2013年以来,我国早籼稻、中晚籼稻及粳稻三大品种每年都启动托市收购,年收购量均在3000万吨以上,是今年政策性稻谷销量的3倍。

  如果后期政策性稻谷销量没有大的突破,预计其库存还将增加,压力仍将有增无减。

  大米需求平淡市场弱势稳定

  目前正处于中晚稻上市高峰期,得益于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启动,中晚稻市场继续保持稳中小幅回升走势,总体相对稳定。11月下旬,黑龙江地区政策性稻谷收购库点按3000元/吨挂牌,佳木斯地区2017年产水分15%、出米率69%~70%的圆粒水稻贸易企业收购价2900~2920元/吨,小涨20~40元/吨;七台河地区水分14.5%、出米率66%以上的普通长粒水稻收购价3200元/吨,水分14.5%、出米率68%左右的圆粒水稻收购价在2960元/吨左右,均与中旬持平。吉林梅河口地区14.5%标准水分普通粳稻收购价为3000元/吨左右,超级稻收购价为3080元/吨;松原地区普通粳稻收购价为3000元/吨左右,超级稻收购价3060元/吨,均保持稳定。

  江苏粳稻市场价格缓慢回升至3000元/吨附近,普通粳稻农户收购价为2880~2920元/吨,优质品种3040~3110元/吨,优质优价日益明显;安徽粳稻收购价2800~2840元/吨,较中旬下跌20~40元/吨。

  目前距春节大米需求旺季仍有一段时间,大米备货需求尚早,市场整体购销依旧平淡,但随着托市启动,稻谷市场价格逐渐稳定,大米市场也趋于平稳。11月下旬,北京地区东北大米批发价4920元/吨左右,稳定。江苏南京市场苏皖标一粳米批发价4520元/吨,上涨20元/吨,东北产标一粳米批发价5020元/吨,持平;苏州市区中等粳米批发价4920元/吨,优质粳米批发价5920元/吨,持平。

  浙江杭州地区黑龙江产圆粒大米批发价为5000元/吨左右,江苏产粳米批发价为4600元/吨左右,稳定;衢州市场本地产标一晚籼米批发价为4100~4400元/吨,安徽产晚籼米批发价为4100~4200元/吨,江西产晚籼米批发价为4100~4240元/吨,均持平,安徽晚粳米批发价为4300~4340元/吨,下跌20元/吨。福建福州地区江苏产一级粳米批发价4630元/吨,基本持平。进口规模下降净进口量仍高

  今年我国大米进口量维持高位的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大米与国内大米的价差长期存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11月下旬,越南5%破碎率大米到我国南方港口理论完税价为3181元/吨,国产早籼米南方销区批发价为3760元/吨,两者价差579元/吨。

  今年大米进口的一大特点是我国从巴基斯坦进口量大幅下降。1~10月份我国从巴基斯坦进口大米16.2万吨,为近4年同期最低水平,远低于上年同期的54.6万吨。市场份额主要由新兴出口国柬埔寨、缅甸、老挝等所取代。按照目前的进口规模,预计今年大米进口量很可能将接近400万吨,超过上年水平。

  随着国内稻谷“去库存”的深入,我国大米出口量已达2004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2017年1~10月,我国净进口大米228万吨,同比减少19万吨。虽然进口规模同比下降,但由于大米进口增速不减,预计全年大米净进口水平仍有可能高于上年,增大国内大米供应压力。

  利空因素偏多后市走势偏弱

  在稻谷最低收购价支撑下,预计中晚稻市场短期仍将保持平稳。目前来看,除最低收购价支撑外,稻米市场利多因素乏善可陈。相反,在中晚稻可能继续增产、大米进口可能再创纪录、稻谷库存居高不下、陈稻出库办法不断创新和稻谷最低收购价仍将下调等中长期偏空因素的打击下,市场主体做多信心不足,收购中晚稻热情同比下降,存粮意愿减弱。

  预计后期稻米市场走势仍将偏弱,尤其是粳稻市场压力更为明显。与籼稻相比,粳稻增产更多,收购压力更大,每年托市收购量也更大;临储粳稻总库存最多,库存压力也最大。因此,企业收购粳稻意愿也最弱。

  据监测,上周东北地区典型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为42%,与11月中旬持平,但较上年同期的46%明显偏低。而湘赣地区典型大米加工企业(年产能3万~6万吨)开工率为46%,基本与去年持平。预计短期粳稻市场走势可能弱于籼稻,北方稻米走势可能弱于南方。(本报特约分析师郑红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