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年夏粮丰收中的别样意味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编辑:汤琴 2017-07-17 10:10:00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又是一个丰收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夏粮生产多了不少新的关键词,调优品种布局、提升质量效益、减肥减药节水……本期我们来体会丰收中的别样意味。

  夏粮品质效益提升绿色发展势头良好——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于振文

  目前全国夏粮已丰收到手。据国家统计局7月13日发布,全国夏粮总产量2810亿斤,比2016年增产26亿斤。今年夏粮克服局部地区秋播连阴雨、干旱、倒伏等灾害影响,实现增产,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从注重数量增加向数量增长与质量效益并重转变,是今年夏粮生产一个显著的亮点,突出体现为单产品质“双提升”、布局结构和品种结构“双优化”、农民种麦效益增加、绿色发展势头良好。

  技术创新提单产。近些年,小麦单产逐年提高,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一是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的集成推广。重点是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播后镇压、浇越冬水、“一喷三防”等农艺结合、生态环保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特别是选择了一批小麦生产大县,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打造了一批高产高效的示范基地。例如今年河北省邯郸市一块小麦试验基地实现了亩产974公斤,创出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二是大力推进病虫统防统治,有效遏制了病虫害扩散蔓延,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今年小麦病虫发生面积8.3亿亩,防治面积11.5亿亩次。由于测报准确、防控及时、措施得当、用药精准,有效遏制病虫危害,减少了小麦产量损失。据测算,今年小麦病虫危害实际产量损失控制在总产量的3%以内,病虫防控减少小麦产量损失350多亿斤,亩均挽回损失100多斤。

  调优结构提品质。今年小麦品质提升离不开品种结构优化。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优质专用小麦呈扩大趋势。市场紧缺的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27.5%,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河南作为全国小麦第一大省,针对强筋、弱筋小麦供给存在缺口,混种、混收、混储、混用和产销脱节等问题,推进优质专用小麦发展,2017年全省优质专用强筋、弱筋小麦发展到600万亩。从客观上看,收获期气候较好,今年小麦成熟收获期光温条件较好,没有出现“烂场雨”,利于灌浆,小麦籽粒饱满、容重增加,不完善粒少,小麦收购品质优良。据安徽省对12个市42个县520多个样本调查显示,全省小麦三等以上比例占85.6%,比上年增加52.5个百分点。

  优化布局可持续。西南小麦品质较差区、西北条锈病越夏区、河北地下水超采区、江淮赤霉病易发区等非适宜区调减部分小麦,既减轻了病虫防控压力,也减轻了小麦库存压力。其中,河北省在黑龙港将抽取深层地下水灌溉的区域划定为小麦生产非优势区,适当压减小麦面积,实行季节性休耕,减少地下水开采。2017年调减小麦种植40万亩,每亩减少用水180立方米左右。与此同时,黄淮北部强筋小麦优势区、江苏里下河及沿海弱筋小麦优势区、江淮北部及黄淮大部中筋小麦优势区加快形成。

  节本增效促发展。各地大力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快发展节水农业,促进节本增效、绿色发展。今年全国小麦节水品种面积扩大到4000万亩,比去年增加2000多万亩。各地积极推广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今年小麦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达1.56亿亩次,占防控总面积的13.6%,比上年增加近2个百分点。夏粮主产区山东省小麦全生育期节水2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0%。小麦种植成本下降,加之有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支撑,小麦种植效益相应提升。安徽省今年小麦扣除水分后农民田头平均售价每斤1.15元以上,比去年高0.2~0.3元,预计全省小麦平均销售价格将比去年每斤提高0.17元。初步测算,今年小麦亩均增值150元以上,全省总增收50亿元以上,可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近百元。

  山东:我们有“济麦三兄弟”

  今年,山东省农科院主推了三个特色小麦品种:中强筋高产品种“济麦23”、强筋品种“济麦229”和抗旱节水品种“济麦262”。夏收期间,记者奔走在山东各地,实地感受了“济麦三兄弟”的魅力。

  “济麦23”具有87.5%的“济麦22”血统,是我国黄淮麦区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利用分子标记育种技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不仅生育期缩短,高产潜力更大,而且品质显著改善,普遍达到中强筋标准。

  今年,招远市穗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杨瑞山种植了“济麦23”,前不久收获完粗略一算,10亩地平均亩产近1500斤,品质较往年有所提高,由于今年干热风影响,能有这样的产量他非常满意。

  “济麦23”是“新人”,“济麦22”则是“老明星”了:至2016年夏收,已连续7年成为全国第一大小麦品种,累计推广2.35亿亩,是我国高产广适小麦的代表性品种。

  近年来,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刘建军团队不断探索改良“济麦22”品质性状的路径。2016年底,“济麦23”通过山东省审定,升级版的“济麦22”诞生了。

  “‘济麦23’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数一亩地比‘济麦22’多两三万,也适合肥力稍微差一点的地方种植。另外,如果种植管理措施得当,品质指标会相应提高,可达到强筋标准。”刘建军说。

  市面上小麦品种虽多,但能够既保质又保量的品种极少。以山东为例,截至2016年秋播强筋小麦面积约160万亩,不足全省小麦生产总面积的3%,远不能满足面粉企业需求。

  但是2015年底通过审定的强筋品种“济麦229”解决了这一难题,一经面世便成为面粉加工企业和优质麦种植户的新宠。

  “‘济麦229’的突出特点是产量高,2015年亩产达到1300多斤,2016年达到1200多斤,今年由于受干热风影响产量有所降低,但高产地块仍然达到了1200斤。”广饶县立昌粮食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新利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强筋品种,这个产量水平相当高。”

  “济麦229”稳定时间长、容重高、出粉率高,其在品质上的突出表现,深受专用粉加工企业的欢迎。同时分蘖力强、抗冻、较抗倒伏,之前山东多地受风雨影响出现了小麦大面积倒伏,“济麦229”依旧屹立不倒。

  据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李豪圣介绍,“济麦229”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国标强筋小麦标准,产量及多项品质指标优于传统优势品种“济南17”,面包烘烤品质可与美麦DNS相媲美,现已成为山东一些面粉加工企业的主要生产原料,有望成为山东发展强筋小麦生产的主力品种。

  “‘济麦262’属于矮秆、大穗、大粒品种,不仅抗旱、节水,而且抗病性好,面粉白度评分为80.2。”李豪圣说。

  山东鲁研农业良种公司经理解树斌介绍:“这个品种因为面粉白,做成煎饼、馒头等口感比较好,非常适合老百姓自己留着吃。”2016年秋播,他在曲阜地力条件较差、无水浇条件的煤矿塌陷地安排了200多亩“济麦262”的繁种田,一水没浇,今年平均亩产超过了1000斤。

  据悉,山东省旱地小麦面积约1300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24%。2015年山东省旱地麦田平均亩产为338公斤、水浇麦田为434公斤,旱地小麦亩产与水浇地相差约100公斤,旱地小麦的丰歉,对平均单产影响很大。“济麦262”的推广对于提高山东小麦产量整体水平,增加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南:合作社托管效益更高

  日前,在河南省汤阴县伏道镇一处收粮点,前来卖粮的农民络绎不绝。“种了2亩3分地,打了2700多斤粮,按每斤1.05元算,卖了2900元。”伏道镇夹河村农民王平安说,“我今年种的是优质小麦,产量比较高,价格也比普通小麦高点儿,到秋季还要继续种优质小麦。”

  “国家政策越来越好,种地不仅有粮食补贴,还免费供应‘一喷三防’物资,政府还给提供粮食种植保险。”优越的政策环境让王平安很高兴,但对于散户种植的他来说:“一季辛苦下来除去农资、农机、用工等成本,收入也就是几百块钱。”

  同样在豫北,濮阳县胡状镇李家寨村的种粮大户李继忠则为自家种的优质麦品种“郑麦7698”而高兴。“我播种定量,收获标称,肥料、农药等的用量都严格控制,全部按照优质强筋小麦的技术规程进行管理,还与种业公司签订了回购合同,价格比市场价每斤高出0.1元。”

  自2013年起,李继忠开始承包经营500余亩土地,经过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如今他种地已是一把好手。“种植优质强筋小麦能多见效益,所以我准备扩大种植规模。接下来我还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引导身边的农户种植优质强筋小麦。”

  在温县黄庄镇林村,温县广阔天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庆森还在地里为接下来玉米除草的事情忙活着。从2014年以来,广阔天地合作社尝试了一种全新的土地种植模式,不改变土地现有承包权,与农户签订土地全程托管服务合同,农户从耕、种、管、收到销售各个环节全程委托给合作社,之后合作社按每斤高于市场价0.1元以上的小麦价格收购粮食。

  “粮食销售结算后,农户按每亩低于市场农机作业的价格付给合作社。”赵庆森介绍,目前合作社以这种方式托管超过6000亩土地,不仅平均亩产1100斤以上,还实现了成本降低、农户收入增加。

  赵庆森给记者算了几笔收支账,如果农民采取散户种植的方式,保守计算,每亩地种子至少需要60元;从种到收至少需要1袋化肥,每袋市场销售价为120元;翻耕土地、机播、机收等需要近200元;麦季需亩喷洒农药3遍,每亩市场价20元,共计60元;按照每亩浇一遍水计算水电费需要60元,简单计算至少投入500元。

  而签订土地全程托管服务合同后,种子、化肥、农药全部由厂家直供,而且由专业植保合作社,科学施肥施药;托管后农户每亩地至少前期能节省60元以上的投入。同时,合作社托管的土地全部种植优质品种小麦,收获后,小麦市场每斤收购价1.3元,比普通小麦每斤高了0.12元,仅此一项农民能增收100多元。“这样不仅增加农民收入,合作社也能靠着托管种植获取效益,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河北隆尧:优质麦特好卖

  “今年我种了1100亩‘师栾02-1’优质强筋小麦,亩产达到550公斤,每公斤价格高于普通小麦0.2元,可增收13万元。”日前,在河北省隆尧县北楼乡南汪店村,全国种粮大户武军祥正在盘点今年的收成。他告诉记者,由于优质麦收获时全株金黄,而且收益好,当地麦农都称之为“黄金麦”。“很多企业都争相收购俺们的黄金麦,根本不愁销路,下一步我准备再扩种300亩。”武军祥说。

  隆尧县农业局局长王现军说:“自2008年开始,我县开始大力推广‘师栾02-1’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通过多种措施扩大优质麦的种植范围。”

  在优质麦的推广中,该县通过大力实施整建制高产创建、土地深改提升、小农水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先后投资2.3亿元完成30.6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创建高产示范区12万亩。同时,大力开展“百亩试验田”“千亩示范方”等推广示范工程,快速扩展优质麦种植面积,并通过加大良种补贴、技术指导和市场监管工作力度,有效提升优质麦品种的市场认可度,迅速扩大优质麦种植面积,成为全省优质麦生产重点县。

  为让农民增产又增收,隆尧县着力构建多种小麦消化渠道。在经营上通过出台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全县涌现出了1200多家专业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实现了15万亩耕地的集中流转,特别是优质麦耕地流转达到了13万亩,全县优质麦生产正在实现由分散、粗放式向集约、规范化的有效转变。

  隆尧县大力支持重点专业种植合作社开展优质麦种植和承包,积极引导合作社与食品加工制造企业精准对接,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销模式。今夏,该县协调有关企业在全县设立了110个优质麦收购点,确保农民种得好、销得出、收入高。

  同时,隆尧县大力推广“农田车间”项目,依托以今麦郎为首的40多家食品制造企业与农户对接,开展生产计划对接、优质麦培育和鉴定采购,实现了优质麦的订单式生产经营,打通了“从麦场到卖场”的高效输送渠道。今年,该县仅今麦郎一家企业就准备了11亿元小麦收购资金,并抽调400余人开展小麦收购和储备工作。

  记者了解到,今年隆尧县小麦种植面积59.3万亩,平均亩产510公斤,全县总产量突破30万吨。其中优质麦种植面积达32万亩,单产每亩高达550公斤以上,总产量近18万吨。优质麦每公斤价格高于普通小麦0.2元以上,相比普通小麦每吨可增收200多元,据测算,仅此一项就可使农民增收近4000万元。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