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稻插秧三注意:适期合理密植防四病三虫

来源:南方农村报 作者:任亚航 编辑:汤琴 2017-04-07 09:50:46
时刻新闻
—分享—

  南方农村报记者 任亚航 近期,广东省各地早稻种植已进入抛秧或插植期。据了解,水稻结实率底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水稻结实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品种、抛插密度、肥水管理、病虫害等。受去年暖冬的影响,2017年水稻病虫害呈高发的趋势。专家提醒,在水稻分蘖期除做好稻田肥水管理外,还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控工作。

  据了解,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以上时为水稻插秧适宜期,插秧规格通常是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每穴3-4株。而对于株高穗大、分蘖力强的品种每穴可插2-3株。

  如果抛插植密度大,无效分蘖增多,则无法保证水稻在生长发育和幼穗分化时的营养供应,导致结实率低。种植密度过大,还会使得个体间相互争夺空间资源,叶片遮蔽严重,植株抗逆性减弱,导致病虫害高发。

  茂名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邱传明认为,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水稻抛插宜稀不宜密。插秧田基本苗每亩1.7万穴左右,实行“宽行窄株”;抛秧田每亩约抛苗1.5万棵。同时要及时露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使养分集中到主茎和早发分蘖,促进分蘖生长,形成大穗,减轻遮蔽现象,提高结实率。

  农技专家提醒农户,育秧田拔秧前3-4天应适量施用送嫁肥和送嫁药,而栽培田则应做好去杂质和基肥施用相关工作,为秧苗插植做好水肥准备;完成插秧后,还应在田间保持1-2厘米的浅水层,方能确保秧苗根部不因昼夜温差而受损,影响水稻生长。

  水稻在返青后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四病三虫”(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虫、三化螟、稻飞虱)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最为常见。邱传明介绍,在水稻管理过程中要经常进行田间巡查,密切关注水稻的长势,及时发现病情。

  分蘖盛期和抽穗前后,是水稻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茂名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马福生介绍,在分蘖盛期至抽穗期,可用代森铵水剂、中生菌素、噻菌铜等药剂喷雾预防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抽穗扬花和灌浆期,用吡虫啉、噻虫嗪等药防稻飞虱;稻纵卷叶虫可在幼虫盛孵期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氯苯酰、毒死蜱等药剂防治。

  江门市台山市海宴镇零售店负责人唐生告诉记者,现在江门许多地方已进入插秧期。近年来,稻飞虱、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害越发严重。“以前都推荐农户使用康宽、稻腾、福歌、拿敌稳等国内外知名产品,但现在一些农户反馈,这些药剂在病虫害的防控上愈发吃力,有时只能通过提高用药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记者走访了解到,由于农户用药不合理或长期单一用药,导致水稻害虫抗性逐渐增强。数据显示,褐飞虱对第一代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在1200倍以上),对第二代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也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200-500倍),而对烯啶虫胺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对第三代新烟碱类药剂呋虫胺目前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与2015年相比,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倍数也大幅提升,抗性倍数普遍在500倍以上。而吡蚜酮由于多年使用,对褐飞虱田间防治效果也不断下降。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